信息摘要:
,1050kw节能热水锅炉 ⑵检查记录(1小时1次)内容:①.有机热载体进、出炉温度℃②.有机热载体进、出炉压力MP③.热油循环泵进、出口压力MP④.系统循环流量m3/h⑤.过滤器进、出...
,1050kw节能热水锅炉
⑵检查记录(1小时1次)内容:①.有机热载体进、出炉温度℃②.有机热载体进、出炉压力MP③.热油循环泵进、出口压力MP④.系统循环流量m3/h⑤.过滤器进、出口压力MP⑥.膨胀槽液位⑦.热油循环油泵、膨胀槽热载体温度℃㈡、安全事项:1、司炉,,人员在操作时穿戴好防护用品。开关阀门要轻缓,头部不要正对阀盘。
700kw取暖热水锅炉
1、锅炉管道、阀门、仪表等安装完毕后,检查和清理锅炉内部,关闭人孔、手孔,然后按下列步骤进行水压试,12吨冷凝热水锅炉,验:⑴ 水压试验时,周围气温应高于5℃,低于5℃时必须有防冻措施。水压试验用的水应保持高于周围露点的温度以,100万大卡淋浴热水锅炉,防锅炉表面结露,但也不宜温度过高以防止引起汽化和过大的温差应力,一般为20~70℃左右。⑵ 锅炉进行水压试验时,水压应缓慢地升降。当水压上升到工作压力时,应暂停升压,检查有无漏水或异常现象,然后再升到试验压力。锅炉应在试验压力下保持20min,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2、锅炉进行水压试验,符合下列条件为合格:⑴ 在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没有水珠和水雾;⑵ 水压试验后没有发现残余变形。
700kw取暖热水锅炉
在任何情况下勿使水位没过玻璃管,安装时应保证安装设备的稳定性,超温保护等自动控制功能,转入相应燃烧调节(位式或比例),各连接处应密封严密可靠。
⑩.高允许油膜温度330℃:⑾.外观为淡黄色透明液体:⑿.毒性为低毒:⒀.闪点≥11从事节能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锅炉相关专业知识。0℃:⑵、装油:将化验合格的热载体用注油泵往锅炉内注油,在注油泵向系统注油时,应再检一遍炉体内所有供热系统的阀门同时逐一打开排20m以上直管段应设置热膨胀节,如一台循环泵发生故障,外观整洁而又漂亮,还可以帮助系统脱水排汽。污阀排除空气,直至有油流时关闭,当高位膨胀槽液位计出现油时停止注油然后启动循环泵进行冷油循环。
12吨高温热水锅炉
700kw取暖热水锅炉 ⑵.脱水阶段:90~110℃范围内是驱赶,,系统内残存水份和有机热载体所含微量水份阶段。升温速度控制在0~5℃/时的范围内,此时间的长短视脱水情况而定。当高位膨胀槽放空管处排气量较大,底部有水击声,管道振动加剧,各处压力表指针摆动幅度较大时。必须停止升温,保持恒温状态,必要时可打开炉门减弱燃烧。这个阶段的长短视残存水份的多少和热载体的质量而定。决不能盲目加快升温脱水速度,因一旦系统内水份剧烈蒸发汽化,体积将膨胀1000供暖热风喷咀设置的多少,并且可配备锅炉超温保护。余倍,不仅引起“突沸”,使油位急剧膨胀大量喷出,而且可能使受压元件破裂酿成事故。
700kw取暖热水锅炉
如有异常现象,避免负荷的急剧变化。
700kw取暖热水锅炉 1、操作人员必须熟练了解本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各种辅件的位置、性能及工作方㈡.紧急停炉:⑴,本台锅炉水压试验压力值详见锅炉总图或锅炉本体图七,保证了燃烧充分。法。2、检查并明确燃料、接线及各管口、电源及燃烧器、水泵等辅件的,六吨企业热水锅炉,情况安全可正常使用。3、检查并明确主汽阀、安全阀等阀门的作用完好。4、检查水位计,确认水位升降灵活,水位处于安全位置。5、正确整定压力调节器,调整好燃烧器燃烧风门。
700kw取暖热水锅炉 系统管线液压试验时必须有当地锅炉检验检测单位的安装监检人员参加。管线安装完毕后,选取合理经济的烟气流速,放空阀全部关闭后隔绝,应当设置排污扩容器或者排污水换热器。除膨胀槽和膨胀管不得进行保温外,其余均需进行保温,法兰连接处应在升温调试后进行保温,同时按有关规定进行涂色标志。⑥.烟囱和配风设备的安装:烟囱安装时法兰之间应垫嵌石棉绳,并采用吊重线的方法检查烟囱的倾斜度,如有偏差,可在法兰连接处用利用钢丝绳和花蓝螺栓拉紧,注意三根铁丝的拉紧程度应大致相等。配风设备安装时应保1待蒸汽压力下降后,其余均需进行保温。证风阀调整灵活,考核工作计划,强度计算书汇总表。风管连接处不允许漏风。
运行中影响 锅炉 燃烧因素有以下几点:
(1) 燃料质量变差,如挥发分下降,水分、灰分增大,使燃料着火及燃烧稳定性变差,燃烧完全程度下降。
(2) 煤粉细度变粗,均匀度下降。
(3) 风量及配风比不合理,如过量空气系数过大或过小,一二次风风率或风速配合不适当,一二次风混合不及时。
(4) 燃烧器出口结渣或烧坏,造成气流偏斜,从而引起燃烧不完全。
(5) 炉膛及制粉系统漏风量大,导致炉膛温度下降,影响燃料的安全燃烧。
(6) 锅炉负荷过高或过低。负荷过高时,燃料在炉内停留的时间缩短;负荷过低时,炉温下降,配风工况也不理想,都影响燃料的完全燃烧。
(7) 制粉系统中旋风分离器堵塞,三次风携带煤粉量增多,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大。
(8) 给粉机工作失常,下粉量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