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摘要:
锅炉分类 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对锅炉进行分类: 1.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锅壳锅炉(火管锅炉)、水管锅炉和水火管锅炉。 2.按用途不同可分为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生活锅炉等。 3.按容量...
锅炉分类
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对锅炉进行分类:
1.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锅壳锅炉(火管锅炉)、水管锅炉和水火管锅炉。
2.按用途不同可分为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生活锅炉等。
3.按容量大小可分为大型锅炉、中型锅炉和小型锅炉。习惯上,蒸发量大于100t/h的锅炉为大型锅炉,蒸发量20~100t/h的锅炉为中型锅炉,蒸发量小于20t/h的锅炉为小型锅炉。
4.按蒸汽压力大小可分为低压锅炉(p≤2.5MPa)、中压锅炉(2.5MP<p≤5.9MPa)、高压锅炉(p=9.8MPa)、超高压锅炉(p=13.7MPa)等。
5.按燃料和能源种类不同可分为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废热(余热)锅炉等。
6.按燃料在锅炉中的燃烧方式可分为层燃炉、沸腾炉、室燃炉。
7.按工质在蒸发系统的流动方式可分为自然循环锅炉、强制循环锅炉、直流锅炉等。
燃烧系统检查
1、日用油箱必须注满一定的燃油,并在油位计目测到一定油位,检查有无泄漏。日用油箱油位调节是否正常,低油位报警是否正常。燃气炉应检测进气压力是否满足燃烧器要求。
2、检查燃气过滤器有无积塞的污物。
3、启动油泵注入燃烧系统,气体燃烧通过稳压器,同样进入燃烧系统。
4、打开缓冲器上方的回油阀,排除空气。
5、检查点火装置能否正常操作运行。
6、检查空气油量(气量)调节阀等相关部件有无异常,是否松动。
(五)自动控制检查
检查电路、控制盘、调节阀、操作机构及一次仪表灵敏可靠,火焰监测器应处于工作状态,燃油燃气锅炉的点火程序和熄火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什么品牌的锅炉好
,6吨供暖锅炉
什么品牌的锅炉好 紧急手动停炉应着重防止事态扩大,具体步骤是“手动”→“小火”→“停炉”。锅炉停止燃烧后,应关闭主汽阀使主蒸汽管与蒸汽母管隔离,视事故性质,必要时可开启空气阀、安全阀,迅速排放蒸汽,降低压力。紧急停炉时,如无缺水和满水现,,象,可以采用给水、排污的方式来加速冷却和降低锅炉压力。当出水温度降到70℃时,方可把锅水放净。7、锅炉运行中的检查及保养①一般常规检查a)为确保安全附件正常工作,必须定期进行校验;b)减少急剧负荷的变化;c)保持气压,水位在正常范围运行;d)每班对给水、炉水、蒸汽进行水质分析监督;e)保持给水或循环水系统正常工作;f)保持保护装置和连锁装置正常工作;②锅炉本体日常应检查内否则蒸压釡应停止使用,需要开启釜盖时,操作人员必须熟练了解本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原理,虽采取措施仍不能恢复正常者。容a)每天一次进行水位计、压力表的检查,冲洗玻璃板面(压力表)保证水位(压力)正常指示;b)注意给水、燃料供给、介质送出阀门管道部分是否有泄漏;c)检查油料中是否混水;d)循回检查各表计的指示,显示的数据是否正常;e)对转动部件轴承等每班循回检查温度,润滑油位,是否正常;管道中存在的杂物会通过循环泵前的过滤器过滤下来。f)每班做好运行记录,建立交接班记录接转制度。
什么品牌的锅炉好
必须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与保养阀门,4MPa时紧法兰螺栓。
2.引风量是否过小3.风道是否阻塞4.烟道烟囱锅炉联结处是否严密漏风5.是否结焦影响引风量1.减小送风量2.加大引风量或增量烟囱截面。更换烟道布置方案3.清理烟风道4.重新封闭5.正常清查八、使用管理1、锅炉使用单位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节能管理工作负责,从事节能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锅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
锅炉操作人员,并按压力大小使燃烧装置又在C~D线作比例调节。
什么品牌的锅炉好 2、继续升压至工作压力,应检查各人孔、手孔、阀门、法兰和垫料等处的严密性,应无渗漏,同时观察锅筒、管路和支架等的热膨胀情况,应无变形,管路、支架等热膨胀伸缩自由。九、使用管理1、锅炉使用单严格按有关规程和技术文件要求操作使用锅炉,观察锅炉水位是否稳定。位对锅炉及其系统的节能管理工作负责。从事节能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锅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及其相应标准。2、油(气)控制柜,烟管左右对称布置的形式,mm排放管与放空管DN,并接通和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且实施锅炉及其系统节能管理的有关制度。节能管理有关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⑴、节能目标责任制和管理岗位责任制;⑵、锅炉及其系统日常节能检查制度,并且做好相应检查记录并且存档;⑶、锅炉燃料入场检验分析与管理制度,并且按照设计要求正确选用燃料;⑷、计量仪表校准与管理制度;⑸、锅炉及其系统维护保养制度;⑹、锅炉水质处理管理制度;⑺、锅炉操作人员、水处理作业人员节能培训考核制度,锅炉作业人员锅炉经济运行知识的教育培训、考核工作计划,并且有培训、考核记录;3、锅炉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能效考核、奖惩工作机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安排进行定期能效测试,对不符合节能要求的应当及时进行整改。